http与rpc区别,以及如何使用rpc
HTTP就是一种RPC(Remote Procedure Call) ,http是七层iso模型,转换步骤多,且基于http有更多的报文
http好比普通话,rpc好比团伙内部黑话。
只要是远程调用都可以叫RPC(),和是不是通过http没什么关系
讲普通话,好处就是谁都听得懂,谁都会讲。
讲黑话,好处是可以更精简、更加保密、更加可定制,坏处就是要求“说”黑话的那一方(client端)也要懂,而且一旦大家都说一种黑话了,换黑话就困难了。
首先 http 和 rpc 并不是一个并行概念。
rpc是远端过程调用,其调用协议通常包含传输协议和序列化协议。
传输协议包含: 如著名的 [gRPC](grpc / grpc.io) 使用的 http2 协议,也有如dubbo一类的自定义报文的tcp协议。
序列化协议包含: 如基于文本编码的 xml json,也有二进制编码的 protobuf hessian等。
因此我理解的问题应该是:为什么要使用自定义 tcp 协议的 rpc 做后端进程通信?
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搞清楚 http 使用的 tcp 协议,和我们自定义的 tcp 协议在报文上的区别。
首先要否认一点 http 协议相较于自定义tcp报文协议,增加的开销在于连接的建立与断开。http协议是支持连接池复用的,也就是建立一定数量的连接不断开,并不会频繁的创建和销毁连接。要说的是http也可以使用protobuf这种二进制编码协议对内容进行编码,因此二者最大的区别还是在传输协议上。
通用定义的http1.1协议的tcp报文包含太多废信息,一个POST协议的格式大致如下:
1 | 200 OK |
即使编码协议也就是body是使用二进制编码协议,报文元数据也就是header头的键值对却用了文本编码,非常占字节数。如上图所使用的报文中有效字节数仅仅占约 30%,也就是70%的时间用于传输元数据废编码。当然实际情况下报文内容可能会比这个长,但是报头所占的比例也是非常可观的。
那么假如我们使用自定义tcp协议的报文如下
报头占用的字节数也就只有16个byte,极大地精简了传输内容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后端进程间通常会采用自定义tcp协议的rpc来进行通信的原因
简单来说成熟的rpc库相对http容器,更多的是封装了“服务发现”,”负载均衡”,“熔断降级”一类面向服务的高级特性。可以这么理解,rpc框架是面向服务的更高级的封装。如果把一个http servlet容器上封装一层服务发现和函数代理调用,那它就已经可以做一个rpc框架了。
那http和rpc和websocket三者有什么关系呢?
Web Service 也提出了好久了, 那么究竟什么是 Web Service ?
简单地说, 也就是服务器如何向客户端提供服务.
常用的方法有:
RPC 所谓的远程过程调用 (面向方法)
SOA 所谓的面向服务的架构(面向消息)
REST 所谓的 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 (面向资源)
转载整理自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41609070/answer/191965937